上海兩個機場航線定位逐漸清晰;上海航空樞紐港建設今年擬初見成效
2月8日,東航、上航聯合重組工作總結大會上,ST東航(600115.SH)總經理馬須倫告訴記者,東航整合上航后,新東航要成為樞紐網絡型航空公司,擬在浦東機場重點建設航空樞紐。
東航董事長劉紹勇提出的目標是,2010年上海航空樞紐港建設要初見成效。
馬須倫透露,為浦東建設航空樞紐港,新東航展開了一系列動作。在航線布局方面,近期開通了南昌-浦東機場、寧波-浦東機場、廈門-浦東機場,未來將進一步搭建樞紐航線網絡。此外,開通了長三角城市到上海浦東機場的地面航班巴士。為縮短旅客的中轉時間,新東航與邊防、海關協作,在通關時間上,比以前減少20分鐘。
航空樞紐專家、蓋安德(北京)公司鄭田穎認為,上海存在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兩個機場,新東航要在航線布局和定位上有所區別。她認為,浦東機場應定位于支持國際航線,即與國際航線相關度高的國內航線基本要放到浦東機場,航線要覆蓋全國前50大航空市場。
鄭田穎認為,虹橋機場離市中心近,發展航空快線市場,是其獨特優勢,應該成為新東航的國內航線機場。
早前,曾有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原東航由于不能在兩個機場對航線、時刻做合理的調配,其國際、國內航線無法在浦東機場形成有效銜接,這是樞紐無法形成的關鍵原因之一。
不過,東航、上航在公布重組方案時,即已展開航線網絡規劃和融合,對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的航線分配,正按上述專家的建議,進行重新梳理。
新東航成立后,公司飛機達到330架以上,通航151個城市,在上海本地市場份額已達50%,具有了成為上海地區基地航空公司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