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飲食和中國飲食有很大的差別。在中國吃肉,你很容易分辨出肉是不是新鮮的,還能吃出來哪些是魚,哪些是雞肉,哪些是鵝肉,反正是吃什么都能嘗出其味道。在美國就不一樣,大多數食品都是經過很多道工序的加工,比如說麥當勞的雞塊只是由一點點雞肉和一些相似肉質的大肉塊壓制而成。而且美國的食物經常在食用之前要冷凍的,美國家庭通常都有很大的冰箱用來冷凍儲備食物。
“快餐”在美國哪都能看到,但是通常是最方便的最快捷獲得的食品卻是最不健康的。比如,美國最典型的食品是白面包,是一種最沒有營養價值的食物,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和餅差不多。
在美國,最需要小心的是糖。美國所有的食物中幾乎都添加了糖。糖是以“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形式溶進食物里的,這種成分在很多食物中都有,從番茄汁到面包。它可以使食物變甜,還起到一個防腐劑的作用,所以食品生產商就把它添加到食物中了。
很多美國人每天要吃掉大量的糖,絕大多數來自于可口可樂這類軟性飲料中。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有軟飲料機。美國人在路上轉悠時,經常手里拿著一兩升的軟飲料,都是一次性喝完。這對于一個人來絕對是超量的。百事可樂公司最近出了個廣告,讓一個美國棒球球星一個人喝掉一瓶一升的百事可樂。在這個廣告中喝這么多的百事可樂相當于吃下大約40勺糖。果汁比可樂含有更多的維生素,但是含糖量基本是一樣的。糖類對你的牙齒和皮膚都沒有好處,因為它含有大量的卡路里,也是為什么美國人會得肥胖的最大元兇。
美國人在家吃的和中國人日常吃法是基本相同的,在家里,所有人一起分享一個大盤子里的菜。在美國餐館里則不一樣,在餐館里,每個人都會叫一個菜,而且大多數的菜不是可以分享食用的。中國人吃飯有個特點,那就是吃飯結束時,自己的盤中要留些東西。而美國的傳統要求,你必須吃掉你盤中的所有東西。但這就有個問題,你不知道餐廳的盤子有多大,尤其是在餐館里。很多美國餐館提供大份餐點,分量有時可以達到3個人吃的分量。但是這并不能讓大家就把吃不完的剩在盤子里。
在美國看到體重超過200公斤的人并不是一件希奇的事情!所以在美國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你發現長胖了,皮膚變得不清爽了,或者總的來說你覺得自己不怎么健康了,那么就聽聽以下幾點建議吧:
------不要喝蘇打,還要節制你果汁的飲用,要喝就多喝水和茶。
------保持中國傳統的習慣,不要給多少都吃多少,控制每頓飯的量以保持苗條。在美國,有很多是那種“你可以全部吃掉”的餐館,就是說交一定的錢想吃多少吃多少。
------別吃煎炸的食品。在美國用來煎炸的油和在中國用的是不一樣的。他們用的是“轉脂肪”的油來煎炸食物,是很不健康的。
------找一些具有你們當地的“天然健康食品”的食品店,亞洲雜貨店,或者食品合作店。美國大多數城鎮都是有供應健康食品的食品店。還有農貿市場,農民直接向你出售他們的種植產品。
------要養成在你們學校健身房里鍛煉的好習慣。美國大多數大學都有優質而完備的健身設施,找一個室外鍛煉的搭檔來堅持的鍛煉計劃,互相監督。
------節制你飲酒或干脆就別喝,酒精會使你的肌肉變的脆弱,而且富含能量,對你的健康不利。別在繼續飲酒了,對你的學習也沒什么幫助。
------戒煙!來美國是戒煙的最好機會了。大多數美國人都不抽煙,很多室內都是不允許吸煙的。吸煙在美國經常被認為是下層人的習慣,大多數受過教育的美國人都是不吸煙的。你可能在電影或電視中見過美國演員抽煙,但是要記住,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甚至沒有高中畢業。煙草在這實在是太貴了,一包能賣到 5,6美圓,也就是40-50人民幣。在美國學習既是一種高難度的心理上的考驗,同時也是對一個新的地區和新的文化的一種身體上的適應過渡期的挑戰。保持健康的身體對你的這個過度期過度的更順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