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為購買便宜飛機票,托朋友一次性購買了20張由上海飛至廣州的機票,竟然無一能登機。返滬后,損失了1萬余元的張先生再聯絡這位幫忙訂票的朋友,卻得到“公司關門了,人找不到了,電話不接……”的答復。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有人在網上公開出售假的機票行程單,憑借這些行程單根本無法登機,而一些街頭散發小廣告的 “機票代理”正是借此詐騙錢財。
找朋友訂票損失兩萬多元
張先生是在上海工作的廣東人,在一次聚會中,有朋友為他介紹了一名做航空機票代理的女子。今年春節前夕,張先生找到那名女子代訂飛機票,算上親戚和公司里其他要回廣東的同事,總共訂了20張機票,每張機票單價約500元左右,總計萬余元。
結果張先生等人在登機時,機場工作人員多次查詢都沒有他們的登記信息。工作人員告知,機票上沒有電子編號,電腦里也沒有出票記錄,應該是假票。最終,20人都是在機場臨時購買全價票赴廣州。 “重新購買的20張機票,每張價格都在1380元左右,共損失了2萬多元。 ”張先生說。
春節后回到上海,張先生想找那名女子討個說法,對方在電話中卻一直不肯透露公司的名稱和辦公地點。張先生回想起,當初訂票時眾人的身份證號等信息都是通過傳真發給那名女子,他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具體身份。
昨天,記者根據張先生提供的電話多次與訂票女子聯系,終于接通了電話。對方表示,他們為張先生提供的是“團隊票”,由于臨時取消了團隊,導致張先生一行人無法登機。2月17,他們給張先生的銀行卡里轉入了5000元,“如今此事已解決”。
網上有人出售假冒行程單
機票銷售機構的業內人士馮先生說,目前的確有人印制假的機票行程單在網上出售,“對那些不知底細的訂票點,還是謹慎些好。” 據馮先生介紹,私自印刷的電子機票行程單通常紙張質量很差,顏色較淡,行程單上雖有一個序號,但無法在航信網站上查到。
記者隨后在某知名購物網站上檢索“行程單”這一關鍵詞,跳出59個檢索結果,其中不少有售假之嫌。記者點擊一些行程單商品頁面發現,商品還有一關鍵詞竟是“報銷”。此外,一些行程單賣家明示“100張起售”,平均單價不過幾毛錢;還有專門的“行程單打印軟件”出售。
記者聯系了一名出售行程單的賣家,詢問為何一定要100張起售。對方答非所問:“你要用來做什么是你的事,反正我只管賣。 ”
據馮先生介紹,電子機票行程單可以用作報銷憑證,私自印刷行程單極易被用來做假賬或騙人錢財。
勿輕信“發卡族”優惠票
馮先生說,訂機票時一定要知道公司名稱、地址和聯系電話,必要時甚至要查看營業執照。拿到機票以后,要按照行程單上提供的電話和網址進行確認,必要時撥打航空公司的電話確認。
一些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也佐證了馮先生的說法,同時提醒,千萬不要輕易相信路邊“發卡族”發的所謂“機票優惠卡”,這當中不乏“黑票務”,有可能出售假票或高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