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urkey) 國慶日:10月29日(1923年) 國家主權日:4月23日 國歌:《獨立進行曲》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于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阿卜杜拉·居爾 (Abdullah Gul), 2007年8月當選;總理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 ,2003年3月任職,2007年7月辭去職務,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發黨在7月贏得議會選舉,8月,總統授權他組建第六十屆新政府;大國民議會議長柯克薩爾·托普坦,2007年8月當選 。 自然地理: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大部分領土位于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位于巴爾干半島東南部,全國總面積約780576平方公里。 東界伊朗,東北鄰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亞、希臘毗連,北濱黑海,西與西南隔地中海與塞浦路斯相望。博斯普魯斯海峽 和達達尼爾海峽以及兩海峽間的馬爾馬拉海,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線長3518公里。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僅沿海有狹長平原。 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侯,內陸高原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侯過渡。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4-20℃和4-18℃。年平均降水量黑海沿岸700—2500毫米,地中海沿岸500—700毫米,內陸250—400毫米。
人口:6731萬(2002年)。土耳其人占80%以上,庫爾德人約占15%。土耳其語為國語,全國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此外還有庫爾德、亞美尼亞、阿拉伯和希臘等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行政區劃: 土耳其行政區劃等級為省、縣、鄉、村。全國共分為81個省、約600個縣、3.6萬多鄉村。 伊斯坦布爾建于1616年的蘇丹 經濟: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并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于世。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銅、鐵、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分別約為7000萬噸和1億噸,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儲量約65億噸,多為褐煤。森林面積2000萬公頃。但石油、天然氣緊缺,需大量進口。工業有一定基礎,輕紡、食品工業較發達。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鋼鐵、水泥、機電產品和汽車等。西部沿海地區工農業十分發達,東部內陸地區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相對滯后。
卡帕多基亞石林的仙女峰和石駱駝。該石林位于安卡拉東南約280公里處的阿瓦諾斯、居來美和于爾居普3個城鎮之間的一個三角地帶,面積達數百平方公里。遠古時代這里的5座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巖構成了火山巖高原,地形奇特,區內滿布火山巖切削而成的無數奇形怪狀的石筍、斷巖和巖洞 新聞出版:《自由報》、《國民報》和《晨報》為三大非官方報;《日安報》和《共和國報》反映共和人民黨觀點;《喉舌報》和《土耳其報》具有較濃的原教旨主義和泛突厥主義色彩;《每日新聞》是唯一的英文報紙。阿納多盧通訊社是半官方通訊社,創建于1920年;安卡拉通訊社為半官方通訊社,1971年成立;經濟新聞通訊社是非官方通訊社,主要面向銀行界和實業界。土耳其廣播電視組織成立于1946年,半官方機構。對內廣播主要有安卡拉、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電臺等;用16種語言對外廣播。共有各類私營電臺454家,電視臺71家。1994年4月議會通過《私營廣播電視機構及節目法》。土耳其統計局于2008年6月發表的統計數字稱,2007年發行的報紙和雜志達到5674家。2007年報紙和雜志發行總量為24.7億份。其中91.6%是地方性報紙,2.5%是區域性報紙,5.9%是全國性報紙。土耳其2007年報紙和雜志的從業人員為5.3萬人,其中29.2%的雇員為女性。
外交:一貫奉行親西方的政策,贊同推進西方民主化進程。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重視與鄰國建立和保持友好關系,強調發展與世界和地區大國的關系。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的戰略伙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已與歐盟實現關稅同盟,目標是成為歐盟完全成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