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運營經驗表明,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后給當地帶來的效益產出比為1:80,技術轉移比為1:16,就業帶動比為1:12。因此,從中央到地方,都將發展航空產業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
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航空基地堅持“產業鏈構建,集群化發展”的思路,以資本、技術為紐帶,以項目為載體,優化配置并加快兌現科技資源,通過有目的地吸引配套產業及上下游產業,完善和延伸產業鏈條,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整機制造、轉包生產、零部件加工、機載系統、航空新材料、維修改裝培訓、航空主題旅游等環節在內的完整特色航空產業鏈,短時間內實現了航空資源的優勢重組,成為國內公認創新最為活躍、技術最為密集、發展最為快速的產業聚集區。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基地區內注冊企業已經超過253家,產業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形成了較強的綜合配套能力。
在10日上午舉行的“2010·中國航空城投資環境說明暨項目推介會”上,包括新西蘭外資投資貿易局、韓國航空航天大學、俄羅斯通用航空協會等57家重要航空企事業單位參加,西安航空基地現場簽約通用飛機研發制造項目、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消失模精密制造、飛行學院、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等9個項目,投資金額達到47億元。
此外,該基地圍繞航空研發、整機制造、零配件加工、國際轉包生產、航空人才培養、航空旅游博覽等特色產業板塊,包裝策劃了高性能無人機、通用輕型旋翼機、仿真模擬機、通用航空休閑旅游等29個產業項目面向國內外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