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1屆全會上,巴西里約熱內盧市一舉擊敗了芝加哥、東京和馬德里等強勁對手,取得了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這是眾望所歸,本來應有的結果,除了近幾年來巴西經濟發展、政局穩定和國際地位提高等因素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里約熱內盧市的美麗而迷人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早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
“巴西的第二首都”
該市擁有1171平方公里面積,600余萬人口。它在1763年—1960年的200年期間,曾是巴西的首都。1960年首都遷往巴西利亞后,仍有相當多的聯邦政府機關、企業、社會團體和研究機構的總部設在這里,許多黨、政、軍界知名人士在此寓居,因此,在政治上仍對全國有相當的影響,有“巴西第二首都”之稱。里約熱內盧在葡萄牙文中是“一月之河”的意思。1502年1月葡萄牙人來到巴西東南部大西洋西岸瓜納巴拉灣,誤認為這是一條大河,故以此命名。
里約熱內盧是一個海濱城市。海岸邊聳立著一排排造型優美的高層建筑,它們與蔚藍的大海,互為襯托,相得益彰。每逢夏季,海灘人潮如涌。紅、黃、藍、綠的遮陽傘和五顏六色的游泳衣點綴著潔白的海灘,組成一幅絢麗多彩的圖案。據介紹,里約熱內盧共有海灘30多處,總長200公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地處繁華市區的科帕卡巴納海灘。它沿著海灣延伸8公里,寬百余米,呈新月形。我到過世界聞名的古巴的巴拉德羅海灘,也到過美國的夏威夷海灘,科帕卡巴納海灘與它們相比,毫不遜色。